考研有“大年”和“小年”一说,“大年”和“小年”是什么意思?所谓“小年”就是指当年报考人数少,难度相应也低,与之相对“大年”就是报考人数多,难度较高!
那今年是“大年”还是“小年”?已经有考研老师发表了关于2024考研报考人数的预测,多方面表明今年会是一个“考研小年”:
2022年12月,张雪峰老师就在微博发表看法,认为24考研人数可能会有所下降。
从近叁年考研报名人数及增速、近叁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增速来说明,考研持续降温的观点。
而且一些考研机构从业者也表示今年招生困难,考研遇冷。所以从种种迹象表示今年的考研热度有所下降!那今年考研预冷的原因有哪些?
01
考公、考编热度疯涨
大家都知道这几年考公、考编的热度持续增长,国考部分岗位都已经达到千人一岗,而且很多同学读完研究生之后还是会步入考公、考编这一条路,那现在如果能尽早进入体制内也就有更多的时间积累工作经验!
02
政策放开,出国人群变多
去年叁年因为疫情不少原打算出国留学的同学选择在国内考研,就读研究生,目前疫情放开,出国留学的人更多了,而且出国第一个QS排名前200或者前500的高校可能会比国内考研难度会低得多!
*图片来源于光明网
03
高学历不再是用人单位的硬性要求
我国的形势在不断发生变化,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,高学历不再是他们的硬性要求。更多的用人单位更加看重求职者的工作能力,很多单位开始尝试招收本科生,研究生不再吃香。
04
考生对待考研更加理性,不再盲目从众
有的学生决定考研是一时冲动,可能基于目前的情况下很难找到工作,很多考生认为,学历越高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就越多。但是最终会发现高学历不再是现在公司的硬性要求,提昇自己的工作能力更加重要。
由于种种原因,很多同学已经开始整理思路,冷静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考研,经过慎重考虑,可能真的会放弃这条路。
2023考研总报名人数474万,较前一年仅增长17万人,增长率3.72%,是近8年来增长率最低值。所以种种方面表现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下降的可能性比较大,但是目前也只是推测,不管报考有多少人,如果下定了考研的决心,无论是考研大年还是考研小年大家都要认真备考,争取成功上岸!
2月21日起,2023考研初试成绩将陆续公布。微博上,已有集美大学、浙江师范大学、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部分考生,提前查到成绩,打响考研查分第一枪!
同时,也有不少考生在网上询问目标院校专业的往年平均水平,本文附上近六年(2017-2022年)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国家线,供考生对比位置、早做准备!
2月21日,查分!
目前各省市已公布的2023考研初试查分时间,最早为2月21日上午9:00,最晚于2月23日上午10:00起开始查分。(信息仅供参考,若后期时间有所变化,请以官方消息为准)
同时很多高校也公布了初试成绩的具体查询时间,与各省市公布时间基本一致。值得注意的是,多个省市各高校之间保持错峰查分,虽然查分日期相同但各高校具体查分时间不同。
时间有限,仅搜集了100所学校的具体查分时间,大部分学校已经公布,请各位考生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网、各省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、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等查分通道,祝大家平稳上岸,一战成硕!
国家线,3月中旬公布!
除了初试分数以外,影响考生顺利上岸的关键就是国家线和自划线,可以说是考研人初试的“及格线”。
2月17日,青海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(初试)成绩发布有关事项的公告中已经透露: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(即初试国家线)预计3月中旬由教育部公布。
近六年考研国家线公布时间近六年考研国家线变化趋势来源:软科